龙江冰雪旅游热

发布时间:2024-08-09 19:07:43 来源: sp20240809

  春节假期,从牡丹江海林横道河子,到佳木斯郊区滑雪场,再到大庆肇源印象冰雪乐园,黑龙江各景区游人如织。八方游客在龙江大地赏景游玩,感受东北的冰雪魅力。

  热门景点火

  正月初一,哈尔滨中央大街人头攒动,游客在这条百年老街上欣赏美景,品尝美食。来自北京的游客邢浩一家专门来到哈尔滨,“打卡”一个个热门景点。“中央大街特色鲜明,能欣赏到各种欧式建筑。”

  “我和朋友一起来的,横道河子的雪景像画一样美!”来自福建的王林告诉记者。今冬,海林市的横道河子景区十分火热。“我家民宿预订已经到了正月初十。春节期间,我们和游客一起放烟花、包饺子,让他们体验东北地道的传统民俗,欢欢喜喜过大年。”横道河子镇叶卡民宿经理丁建东告诉记者。

  正月初一下午,在佳木斯郊区敖其湾滑雪场租装备的游客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滑雪场上,游客在冰天雪地中尽情玩耍,欢笑声、尖叫声不断。大家或小心翼翼攀爬,或沿着雪道飞驰而下,滑雪、玩雪、赏雪。“太好玩了,真的很爽!”在敖其湾滑雪场,来自广东的游客李欣怡说。

  新春冰雪旅游火热。2月10日,携程数据显示,哈尔滨春节假期首日旅游订单同比增长244%,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超30倍。此前,据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披露的预订数据,春节期间哈尔滨热门区域民宿售罄。

  文创产品潮

  春节期间,黑龙江各地推出一系列的冰雪文旅产品,令游客惊喜不已。

  正月初二,哈尔滨中央大街随处可见排队长龙,游客对冰城四季冰箱贴等文创产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是去年8月哈尔滨市道里区借深圳龙商会来黑龙江考察之机,主动对接洽谈,推动引进的文旅产品项目。项目从对接到落地仅用不到2个月时间,新成立的龙粤(黑龙江)文旅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就落户在中央大街。

  伴随着爆款产品热销,中央大街文创中心销售额也持续攀升,近期日均营业额在20万元以上。后续还将推出大雪人主题、冰雪运动主题等文创新品。

  依托中国雪乡、林海雪原两大“金字招牌”,海林市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理念,超前谋划布局、创造多元场景,精准发力冬季旅游市场。以横道河子为代表的海林冰雪旅游持续出圈。入冬以来,横道河子景区累计接待游客85万人次,旅游收入4.6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10.5%。

  春节期间,肇源县的冰雪旅游同样热闹。肇源县打出历史“底色”、抗联“红色”、生态“绿色”、冰雪“白色”的“文旅四色”组合拳,推出四色精品旅游线路,让游客以更生动的方式感悟历史,追寻红色记忆,体验绿色生态。

  肇源县文旅局局长井爱军告诉记者,随着冬季文旅市场的持续火热,肇源特色的江鱼、大米、小米、棚室果蔬等产品销量翻倍,美食餐饮、酒店宾馆游客接待量大增。

  服务更贴心

  “欢迎进屋取暖。”走在中央大街上,贴着“温暖小屋”爱心标识的商家随处可见。中央大街管委会办公室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多项暖心举措,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志愿服务。

  中央大街管委办通过设置温暖小屋,推出爱心茶饮,播放欧美歌曲,铺设防滑地毯,赠送爱心腊八粥、爱心甜饺等方式着力打造爱心之街。“我们要确保游客在中央大街的诉求有回应、在景区内的游玩能顺心。”中央大街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宫剑虹说。

  “横道河子有免费的姜糖水可以领取,火车站还提供免费行李寄存服务,真是太贴心了,下次还要来。”来自浙江台州的张凌女士一出高铁站就看到了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志愿者给他们赠送了冰箱贴、帆布兜等文创产品。

  为确保游客玩得舒心,春节期间,海林市开通免费道路救援,延长出警巡逻时间,在各游客集中点设立爱心志愿岗,提供问询、热水等服务。同时,持续开展“冰盾护游”“文旅体验官”等专项行动,对涉旅经营主体实施“网格化”监管,所有景区全部实行“明码标价”“先行赔付”制度。

  “今年春节假期,游客人数较多,我们提前制定了应急预案,引导游客有序流动。同时,优化购票取票流程,根据客流量实时调整购票方式。”敖其湾滑雪场经理姬鹏宇说。

【编辑:葛成】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郑亚莉:建议加快设立“中国工匠日” - 习近平同乌兹别克斯坦总统会谈:中乌友好这棵大树愈发根深叶茂 生机勃勃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郑亚莉:建议加快设立“中国工匠日”

发布时间:2024-08-09 19:07:44 来源: sp20240809

   中新网 北京3月5日电 (赵晔娇)“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最强大最持久的动力。”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浙江省委会副主委、浙江财经大学副校长、浙江省中华职教社副主任郑亚莉在接受 中新社 采访时建议,加快设立“中国工匠日”,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浙江省委会副主委、浙江财经大学副校长、浙江省中华职教社副主任郑亚莉。受访者供图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影响下,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重构,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这对产业工人提出更高要求。”郑亚莉说,例如2024年浙江省“新春第一会”,提出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要以“大人才观”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大军。

  在她看来,加快设立“中国工匠日”,有利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实施“技能中国行动”,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

  同时,让产业工人拥有自己的节日,更有着风向标意义,让大家感受到因拥有技能而生活更加美好,因成为工匠而受到社会更多尊重。

  郑亚莉在调研中发现,“工匠日”作为弘扬工匠精神、尊重产业工人的抓手,多地及部分企业已经设立了工匠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例如,2019年,浙江杭州将每年的9月26日设立为“杭州工匠日”;2021年,江苏苏州将每年的4月28日设立为“苏州工匠日”;2023年,山东青岛将每年的7月26日设立为“青岛工匠日”。

  “因为存在日期各不相同、推进力度各异等问题,亟需以国家层面统一工匠日的日期、规范活动开展等。”郑亚莉建议,在借鉴地方及企业实践基础上,在现有国家工匠主题活动基础上,加强中国工匠培育和表彰工作,形成工匠相关的制度支撑。

  从“普通工人”到“中国工匠”是一项系统且长期的培养过程,需要个体、企业、行业、政府及社会多方共同努力,需要时间、平台、制度等有机配合。

  为此,她建议统筹推进中国工匠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全链条发展,完善中国工匠专项培养制度,构建中国工匠荣誉制度,常态化开展中国工匠的评选活动,引导企业开展工匠评选活动,制订地方性、行业性工匠专项培养计划,让“爱党报国、敬业奉献、素质优良、技艺精湛”成为产业工人共同的价值追求。

  智能制造时代,工匠的意义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不可替代。如何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工匠内涵,树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工匠典型,推动中国特色工匠文化建设?

  郑亚莉建议,通过开展工匠文化研究,培育凝练中国特色工匠文化,设立全国工匠基金,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工匠学院,设计“中国工匠日”标识,引导中国工匠走进校园、社区、社会乃至世界,发出工匠声音、讲好工匠故事,以中国特色的工匠文化引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社会氛围。(完)

【编辑:钱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