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平:深度交融、相互依存的世界才真正安全

发布时间:2024-08-07 18:08:22 来源: sp20240807

  安全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需求,但总有一些人打着维护安全的旗号,人为制造安全风险。他们执意将国家间因经济全球化而形成的依存关系视为威胁,以维护安全之名制造科技壁垒、割裂产业链供应链,对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关系稳定造成冲击,引起国际社会广泛担忧。你输我赢、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思维早已过时,真正安全的世界应该是深度交融、相互依存的世界。以零和博弈心态制造分裂和对立,与维护安全的目标背道而驰,只会导致集体不安全。

  本世纪初,美国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曾提出“预防冲突的金色拱门理论”,认为任何两个开设了麦当劳门店的国家都不会彼此开战,因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纽带将胜过战争欲望。当时,经济全球化被普遍视为有利于全球发展与安全的积极力量。但如今,面对经济全球化大势,一些人心中捕风捉影、草木皆兵的“合作恐惧症”不断蔓延。个别国家的政客甚至公开宣称:如今的汽车如同“装了轮子的苹果手机”,可以搜集大量信息,“假如美国路上有300万辆中国车,北京能让它们同时熄火”。这种荒唐逻辑引发广泛批评,被认为是“伪装成涉及国家安全的贸易制裁和保护主义”。在这个由经济全球化塑造的世界,商品、资本、人员、信息每一刻都在全球流动,各国相互依存已成常态。执意以零和思维看待世界,毫无根据地炒作所谓安全威胁,与时代现实严重脱节,也明显背离了历史发展趋势。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安全需求,但如果搞泛安全化,长期看只会自损安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教授奥利·维夫曾就安全范畴不断扩展指出,关键问题是要确定“在何处停止”。当前,越来越多学者警示,美国正显现出陷入“泛安全化陷阱”的趋势。一旦执迷于所谓绝对安全,将安全范畴任意扩大,对内可能造成封闭排他倾向,导致发展资源的错配与浪费;对外则极易自树“假想敌”,陷入零和博弈,破坏正常国际合作。近年来,个别国家强推“友岸外包”,构筑“小院高墙”,泛安全化趋势不断加强,其政策思路已从自己“跑得更快”变为“跑得更快,同时绊倒别人”。这种做法严重损害全球繁荣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奥利维耶·古兰沙指出,地缘经济割裂加剧正削弱全球经济增长前景,“贸易联系已因此发生变化,经济效率可能蒙受损失,最终的影响很可能是使全球经济韧性减弱”。

  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不是安全风险,而是世界繁荣稳定的正资产。历史和现实共同表明,各国在遵循市场规律基础上开展互利合作,不仅能给彼此发展增添助力,也有助于相互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过去几十年来,国际关系体系保持整体稳定有序,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下不断提升互利合作有密切关系。以安全之名扭曲破坏国与国之间的互利合作,只会加剧误解、侵蚀互信,对国际关系形成干扰,制造安全风险。从长远看,一个被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左右的世界,将是一个更不安全的世界。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世界经济复苏脆弱,各国扩大开放,加强互利合作,才是符合人民利益,为世界增添稳定性、确定性的正确选择。

  各国利益交融、兴衰相伴、安危与共是时代现实,世界退不回彼此封闭孤立的状态。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思考安全问题,必须坚持客观、辩证眼光。首先,应摒弃绝对安全迷思,坚持共同安全理念。一边要求别的国家开放,一边打着“去风险”的旗号关闭自己的大门,这种双重标准只会制造发展与安全的双重困境,最终必将反噬自身。其次,各方应明确求安全和促合作不是对立的,不合作才是最大的风险,不发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应合理界定和防范风险,不能把相互依存与不安全简单画等号。对世界经济影响重大的主要经济体尤其要以理性态度平衡好安全和开放发展之间的关系。再次,面对经贸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搞政治化、意识形态化、泛安全化,而应加强对话,根据相关国际规则妥善加以管控处理。对于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各方应就彼此合理安全关切加强沟通协调,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来有效维护安全,促进发展。

  当今世界,各国真正需要的是相互成就,而不是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国际社会应共同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坚决反对逆全球化、泛安全化,反对各种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让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增长成果。 【编辑:何颖】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 一张现代化国家水网正加快建设 - 巴蜀创新提速 发展动能澎湃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 一张现代化国家水网正加快建设

发布时间:2024-08-07 18:08:22 来源: sp2024080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

  我国不断推进现代化水网建设,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阳春三月,在京杭大运河河北沧州中心城区段,水面波光粼粼,游船穿梭其间。眼下,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向京杭大运河补水任务刚刚完成,大运河再次全线通水,曾经干涸的河段如今焕发新生。

  河北省沧州市市民 朱国斌:前些年大运河没水,经常没水,杂草丛生。现在,建得特别好,有水了,居民们都觉得特别好。

  如今,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为基础,以南水北调东、中、西线三条调水线路为骨干的国家水网建设,正在让更多的江河相连相通,逐步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十年来,他多次就水资源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作出重要指示,在考察南水北调工程时,他提出要准确把握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路的各自特点,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战略安排,统筹指导和推进后续工程建设;在考察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建设时,他提出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发展节水产业。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 张祥伟: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为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保障国家水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十年来,统筹推进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和各层级水网建设,水资源优化配置和供水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国家水网的加快建设,将在更大范围实现水资源空间均衡,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国家水安全,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水利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十年来我国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超9000亿立方米。其中,2022年以来新建设的大型引调水工程和灌区,将新增供水能力190.7亿立方米,相当于目前南水北调中线供水能力的2倍。

  如今,一张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的现代化国家水网正在加快建设。

  今年,我国将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全面提升流域防灾减灾能力。在江苏淮安、盐城,全长162.3公里的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多点同时开工,加速建设;在海河流域、松辽流域,全面完成水毁水利设施修复重建任务。

  今年,我国在加快实施国家水网骨干工程的同时,还将推动省、市、县级水网规划建设,打通国家水网“最后一公里”。目前,在省级水网先导区山东临沂双堠水库等一大批调蓄水工程正加快建设。

  山东省水利厅发展规划处副处长 王佳甜:到“十四五”末,全省(将)新增供水能力10亿立方米,5级及以上河湖堤防达标率达到77%以上,水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今年,我国将加快推进国家水网智慧化建设。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的首个重大项目——“引江补汉”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在距离出口段施工隧洞200米的地方,数字孪生智能建造中心正运用科技力量为水利工程建设赋能。这里的数字孪生智能指挥系统,能够提前预警、预判可能遇到的围岩异常变化、突泥涌水等情况,确保施工的安全与高效。

  如今,像这样的数字孪生系统建设,已经相继在七大流域开展。今年,我国还将推进第一批国家水网重要节点工程数字化改造,初步构建省级数字孪生水网平台,让水利数据流动起来,实现共建共享。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副所长 赵勇:建设国家水网是一项全新的重大水利实践,面临一系列科技挑战。接下来,我们要以水利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与应用,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推动国家水网高质量建设发展。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王琰 丽娟 凯博 李洁 建启)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