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职工有了贴心港湾

发布时间:2024-09-08 20:27:22 来源: sp20240908

  “过去休息时只能在车间找个靠墙地方眯一会儿,现在到‘工间活动站’放松一下,身体和精神都焕然一新。”工间休息15分钟,中国远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轿厢车间电焊工杨占忠来到生产线旁的“工间活动站”,接上一壶热水,与工友围坐在长条桌前,聊天休息。

  在这个20平方米左右的“工间活动站”内,不仅有桌椅、折叠床、饮水机、微波炉等可供休息、用餐的设施,还有电视、书报、棋牌、哑铃等休闲健身设施。

  “这是我们按照沈阳市总工会的标准建设的首个‘工间活动站’,受到了职工的一致好评。”中国远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会主席杨宁介绍,现在企业的两个厂区共19个车间已全部建起了“工间活动站”。

  2021年起,沈阳市总工会着眼生产一线职工需求,将在企业车间建设“沈阳市新时代职工之家——工间活动站”列入每年服务职工“十件实事”。目前全市已建设完成491个“工间活动站”。

  “调研中我们发现,生产型企业一线职工大多没有固定休息空间,工间休息时无处可去。有的企业虽然有职工活动中心,但远离车间,大家不愿去。”沈阳市总工会主席顾少清说,“‘工间活动站’作为企业职工活动中心的补充和延伸,要建在生产车间,建在生产线旁,成为职工的贴心港湾。”

  为保障企业内“工间活动站”切实为一线职工服务,沈阳市总工会明确提出建设标准:申报对象为生产型企业的生产型车间班组;除个别食品、药品生产等加工企业因生产要求等特殊原因可就近建设外,其他必须建设在生产一线……

  2022年,在沈阳市总工会和企业工会的支持下,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将原有“工间活动站”进行了提质升级,增加了动感单车、电视机、饮水机等设备,还配备了用于开展技能培训、技能竞赛、安全教育的设施。

  “我们鼓励企业结合行业特点、职工状况等实际,实现‘工间活动站’的功能化、实用化。”沈阳市总工会组织和基层工作部部长阎雨燕介绍,“工间活动站”建设按照“一有、两建、多项自选”原则,在有一个不低于20平方米独立的场所、具备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和休闲服务两类功能的基础上,企业可结合实际选择建设特色项目,如安全生产宣传栏、厂务公开栏、职工风云榜等。

  沈阳市总工会对符合验收标准的“工间活动站”,按照面积和每平方米服务职工数量给予4万至8万元的建设资金支持。截至目前,沈阳市总工会已累计投入资金近1745万元,各区县工会投入资金70余万元,各企业投入资金2400万元用于“工间活动站”建设。

  2023年起,沈阳市总工会将“工间活动站”推广至重点产业园区、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工地,探索“移动工间活动站”建设,进一步扩大服务一线职工的覆盖面。目前,沈阳各类“工间活动站”已覆盖企业300余家,服务职工人数达9.3万人。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01日 13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第六届进博会)进博会给长三角带来了什么? - 美丽中国丨雪后居庸关长城

(第六届进博会)进博会给长三角带来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4-09-08 20:27:23 来源: sp20240908

   中新社 上海11月12日电 题:进博会给长三角带来了什么?

  作者 王潇婧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近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圆满落下帷幕。6天内,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嘉宾,3400余家参展商和近41万名专业观众,750多个交易采购团,在这场一年一度的全球经贸盛会中同频共振、共谋发展。

  作为全球贸易发展史上的创举,2018年,首届进博会在上海举行。同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5年来,进博会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在长三角区域进一步放大。而本届进博会又为长三角带来了什么?

资料图:航拍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中新社 记者  殷立勤  摄

  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长三角区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借力进博会,长三角各地携手共进,让中国“朋友圈”持续扩大。在这场“中国搭台,世界合唱”的盛会中,长三角各地企业交流、洽谈、签单、合作,主动走向世界经济大舞台,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一个个大手笔、大订单正在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开放“最强音”。

  据安徽省商务厅统计,前五届进博会,该省累计组织10700余家采购单位、3.43万余名人员参会,累计采购成交金额99.87亿美元、吸引投资超488亿元(人民币,下同),涵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本届进博会上,投资安徽行(上海)恳谈会共促成签约项目27个,投资总额约327亿元,涉及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多个行业。

  作为外贸大省,浙江组建的“买手团”与来自美国、法国、瑞士、泰国的供应商签约,并在浙江省交易团进口采购集中签约式上,达成意向成交154.2亿元,在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扩大进口中展现担当。

  尖端设备、进口农产品、工业零部件……江苏采购商步履不停、下单不断。一些中小企业的“买手”根据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等动态,遴选“全球尖货”,与全球品牌建立联系,让“采购订单”变为“长期机遇”。

  连续数天的“买买买”,让长三角交易团的“购物车”越装越满,呈现出采购规模稳中有进、进口商品多元优化、商品来源持续扩大等趋势。

  多位与会外商表示,“收成”远超预期,感受到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满意之余更期待来年“续约”进博会。

  以会为媒,从“展品”到“商品”,“展商”到“投资商”的变身,也正在发生。越来越多外国企业来中国投资,加速本土化发展,从“到中国去”变成“为中国造”。

  上海作为进博会的举办地,“溢出效应”更加凸显。进博会不仅推动了上海优化营商环境,而且促进了外商在这里投资。据悉,今年1月至9月,在上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49家和20家。

  “目前在中国有5000家德国企业,其中三分之二位于长三角。”在第六届进博会上,德国商会中国区政府事务部负责人王晓丹(Dr. Constanze Wang)表示,相信德国公司可以通过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建设与中国供应商及客户建立合作互赢的互动关系。

  更高质量的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长三角区域具有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等诸多优势。加强科技协同,抢占前沿“C位”,是其使命所趋。

  “中老班列—G60号”国际货运班列首发,九城市跨区域合作与重大战略合作项目签约,“科创+产业+金融”发展要素高效对接……第六届进博会期间,2023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要素对接大会在上海举行,九城市共赴进博之约,携手构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走廊和重要创新策源地,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提供长三角实践样本。

  “G60”,本是一条高速公路的简称。2016年,一个“G60科创走廊”的概念在上海松江应运而生,科技创新及先进制造业沿着G60高速公路被率先布局;2017年,松江与浙江嘉兴、杭州携手,成立跨区域科创走廊;2018年,G60科创走廊再次扩容,以铁路为纽带,连接江苏苏州,浙江湖州、金华,安徽合肥、芜湖、宣城,九城(区)至此成形。

  多年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科技自立自强协同共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坚韧,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样本活力涌现,一批批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的科技成果频出;G60脑智科创基地、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苏州国家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中心、之江实验室等研发平台相继推出。

  除了“含新量”不断提高外,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也有目共睹。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发布研究报告显示,九城市主要指标占全国比重不断提升:贡献了全国十五分之一的GDP、八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企业、十分之一的国家级专精特精企业、超过五分之一的科创板上市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均值达到3.55%,跃升成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区……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用一个个数据证明了其澎湃活力与十足韧性,进博会正承载着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美好愿景,对外展示着“一廊九城”勇当开路先锋,在开放的舞台相向而行、相互成就的科创“硕果”。

  第六届进博会璀璨落幕,但“共饮一江水”的长三角,正挺立潮头,向着更加开放、包容之路奋进。借进博会的东风,长三角定会长风破浪、未来可期。(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