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为中美民间交往搭建新桥梁”

发布时间:2024-08-12 14:00:59 来源: sp20240812

   中新网 郑州5月11日电 (记者 韩章云)“跨境电商不仅为中美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两国消费者也更加便捷地了解和购买对方的特色商品,增进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5月10日,2024郑州跨境电商大会在河南省会郑州开幕,美中电商贸易协会创会会长谢建华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美跨境电商在多领域存在互补性,已成为两国民间交往的新桥梁。

  往来于中美之间、致力于推动中美经贸文化交流的谢建华一直关注着中原河南的发展。他向记者介绍,目前在美国深受欢迎的河南产品主要包括电子产品、家居用品、服装鞋帽等,而一些具有河南地方特色的优势产品,如农产品、传统工艺品等,还有待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

图为美中电商贸易协会创会会长谢建华。受访者供图

  “河南位于中国中部,交通便利,辐射范围广泛,有利于跨境电商的物流配送。河南省政府高度重视跨境电商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跨境电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此外河南拥有完善的制造业和农业产业链,为跨境电商提供了丰富的货源和产品种类。”谢建华认为,河南发展跨境电商有诸多优势。

  一如谢建华所言,依托上述优势,当前,朝着“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以郑州为基点,跨境电商正在河南加速发展。官方数据显示,河南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从2015年的384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371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相较于10年前,当前跨境电商领域已迎来深刻变革。在跨境电商领域深耕多年,谢建华认为,当前中美在跨境电商领域存在多方面的互补性,发展空间很大。

图为郑州消费者选购进口商品。韩章云 摄

  “中国在跨境电商领域有很多创新,比如‘1210’通关监管模式、跨境O2O现场自提商业模式,大大提高了货物通关效率,消费者购物更加便捷。而美国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精准的库存管理,数据驱动决策分析消费者行为和市场趋势,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运营,降低库存风险,提高销售效率,降低人力成本。”谢建华表示,中美都在不断探索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新途径,各国政府也在积极出台政策支持跨境电商的发展,为行业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此外,谢建华认为,中国在制造业和特色产品方面具有优势,而美国拥有先进的技术,双方在跨境电商平台可以实现产品的互补。中国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美国消费者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在持续增长,跨境电商为双方提供了拓展市场的机会。当前蓬勃发展的跨境电商在增进两国经贸往来的同时,也促进两国人员的沟通了解,“跨境电商为中美民间交往搭建新桥梁”。

  手机在手,购遍全球。当前,跨境电商正在加速进入越来越多普通人的生活。谢建华认为,以更加优惠的价格购买到心仪的海外商品,带动个人创业和小微企业发展,正是跨境电商带给普通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成就感。

  谢建华表示,他期待中国跨境电商企业以及相关政府,通过加强品牌建设、优化物流配送、拓展海外市场等措施,在全球跨境电商市场中取得更加显著的成绩。(完)

【编辑:房家梁】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两会观察)“双碳”大背景下,中国如何向“绿”而兴 - “龙腾香江 缤纷香港”新春文化活动在港举行

(两会观察)“双碳”大背景下,中国如何向“绿”而兴

发布时间:2024-08-12 14:01:01 来源: sp20240812

   中新网 北京3月10日电(记者 赵晔娇 陈杭)绿色低碳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中国于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并在2021年首次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后数年间,“双碳”皆为全国两会上的热点话题。

  “低碳经济”“能源革命”“碳市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大篇幅提及与“双碳”相关内容,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足见中国主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

  中国如何向“绿”而兴?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上,多位人大代表锚定“双碳”目标,建言绿色发展。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随着近年来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中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加速迈向碳中和时代,国际“绿色贸易壁垒”逐渐显现,中国制造业开始面临供应链全链路贯通困境、行业碳数据库缺失以及供应链低碳转型压力等问题。

  如何打破壁垒,做到与国际体系的互认?拥有中国自己的体系是前提。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建议,从速从快建立制造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完善企业共享共建机制,推动与国际数据库的衔接与互认,并逐渐建立中国深度参与、主导的全球碳足迹管理体系。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双碳”大背景下,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成为“重头戏”。中国国家能源局此前公布数据,截至2023年12月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达15.16亿千瓦,占中国发电总装机的51.9%,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接近40%。

  能源革命是大势所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这一关键数据,勾勒出2024年中国的发展预期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多位人大代表鼓与呼。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洁带来了关于探索构建海陆协同的新型能源系统的建议。她表示,应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动能,全链条利用海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转化、储运及利用,全面探索建设海—陆协同新型能源体系,更好地实现能源的清洁、安全和高效的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则提出,要推动储能高质量发展,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导向带动储能新技术、新产品示范,推动技术创新迭代发展;完善新型储能标准体系,树立高质量、高安全、低碳绿色发展的准入门槛。(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