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家企业提供1.1万个岗位 大型线下招聘会北京大兴举办

发布时间:2024-07-24 12:29:21 来源: sp20240724

   中新网 北京2月25日电 今天,北京市大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以“复工复产促发展凝心聚力保民生”为主题的2024年“暖心就业行”招聘会,天科合达、协和药厂、人福医疗等110家企业提供医药健康、高端制造、物业服务、商业服务等招聘岗位1.1万个。这是北京市大兴区春节后首场大型线下招聘会,全力保障春节后企业用工需求,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开门红”。

  在举办招聘会之前,大兴区人社部门向3.9万家参保企业发送了用工需求调查问卷,组织就业服务专员走访重点企业,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对接其他有较大用工需求的各类制造业、生活性服务业、商业服务业等企业,了解企业春节后复工复产计划、用工需求、招聘计划等,累计征集岗位近2万个,进一步提高招聘服务的精准性、全面性。

2月25日,以“复工复产促发展 凝心聚力保民生”为主题的2024年“暖心就业行”招聘会在北京大兴举办。北京市大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供图

  本次招聘活动共设置4个会场,包括1个区级主会场以及庞各庄镇、长子营镇、瀛海镇等3个分会场,各会场分别辐射周边区域,通过“多点联动”,进一步扩大招聘覆盖面,广大劳动者可就近入场求职。

  本次招聘活动还通过北京时间APP、“就业在北京”微信公众号、“这里是大兴”微信公众号以及全区就业宣传矩阵等平台提前预热,就业服务专员也通过各村社区微信群、“村村通”广播系统、社区宣传栏等群众身边的宣传渠道广泛转发招聘信息。此外,有关工作人员还通过短信、电话、微信等方式,“点对点”精准告知失业人员、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累计发送提示短信1万余条,确保本次招聘会相关信息“应知尽知”。

  除线下招聘外,本次活动还通过“北京时间”APP、“大兴就业平台”等线上平台,同步开展直播带岗活动,大兴区人力社保局主管就业的副局长化身“招工局长”走进直播间,在线介绍招聘岗位、工作职责、薪资福利等,并及时回答求职者问题,无法现场求职的劳动者可以通过线上渠道查询筛选意向岗位、在线投递简历。

  据初步统计,2430名劳动者到场求职,线上直播总浏览量8.9万人次。现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761人次,接收网络投递简历1120份。

  北京市大兴区人力社保局表示,下一步,该局将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开展医药健康、氢能产业、临空经济、数字经济等专场招聘活动,大力推进“家门口智慧就业服务”,搭建用人单位与经营性人力资源机构对接平台,全力稳就业、保用工、促发展。(完)

【编辑:刘欢】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被法人”频繁上演?人脸识别认证漏洞待修补 - 王楚钦巴黎奥运会全力夺金

“被法人”频繁上演?人脸识别认证漏洞待修补

发布时间:2024-07-24 12:29:22 来源: sp20240724

  据1月22日《中国青年报》报道,2023年7月,在宁夏上大学的李学,因一份需要人脸验证的“兼职”而泄露了个人信息,后来莫名其妙地成为了四川多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高管。当年9月,他在报考公务员考试时无法通过资格审查,没能参加考试。在一个名为“冒名受害者”的群聊里,将近400名受害者的身份被冒用,工作背调无法通过,考公、考编等寸步难行。

  大学生因一次兼职经历,莫名其妙成为公司“法人”,个人生活受到影响,看似有些“祸从天降”,但实际上这是不法分子设计的套路,即以“兼职”名义、薪酬诱惑等让大学生通过人脸识别参与相关活动。大学生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了网上公司注册环节的人脸识别、身份认证。而这类假冒注册的公司,往往经营异常或者从事非法活动。

  上述报道显示,不法分子通过以上套路牟取利益、逃避责任,而“被法人”的大学生有的就业深受影响,有的被取消低保待遇,有的陷入法律纠纷……与此同时,受害者想要撤销相关企业设立非常困难。

  2019年,市场监管总局出台了《关于撤销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取得公司登记的指导意见》,对撤销冒名登记工作的受理、公示、调查、撤销、惩戒和纠错等提出具体意见。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又发布了《防范和查处假冒企业登记违法行为规定》,将于2024年3月15日起正式实施。该规定加大了对虚假登记的打击惩处力度,设定了没收违法所得、5万元-100万元的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责任,并衔接了刑事责任。相关意见和规定的出台,有望对冒用他人身份注册公司的不法分子形成有力震慑。

  近年来,公民“被法人”现象频现,指向的往往是公司注册环节把关不严。眼下,公司登记手续和流程日趋便利,这对创业者来说是好事,但也容易被不法分子钻空子。就像上述报道中提及的,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上公司注册程序中人脸识别、身份认证、在线签字环节的漏洞,或假冒大学生注册,或购买人脸识别数据来完成注册。

  或许有人认为,在人脸识别过程中,系统会对申请者发出眨眼、摇头等动作要求,很难假冒。但实际上不明真相的大学生一旦被利用,往往会稀里糊涂配合不法分子完成身份认证。而且,使用事先录制好的视频也可以顺利完成人脸识别。不难看出,如果相关漏洞不被堵上,“被法人”现象还会不断上演。

  已有不少事例说明,人脸识别并非完美的身份验证方式,在现实中面临不少造假风险。而在公司注册程序中,假冒行为不仅扰乱市场秩序、滋生违法犯罪,也会对“被法人”的受害者产生极大伤害。所以,在加大事后打击惩处力度的同时,如何防止假冒行为通过认证,值得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深入思考。当然,对相关违法行为、人员以及相关产业链及时进行查处,对大学生等群体及时进行提醒,使其提高警惕,防止人脸信息被非法利用,同样重要。 【编辑:陈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