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7.6万亿元 高技术产业投资活跃

发布时间:2024-09-15 19:44:04 来源: sp20240915

   中新社 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 陈杭)今年以来,京津冀区域经济稳步恢复,供给需求持续改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显现韧性。前三季度,京津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

  北京市统计局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京津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万亿元,北京、天津和河北分别为31723.1亿元、12252.6亿元和31776.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分别增长5.1%、4.6%和5.2%。

  北京市统计局表示,京津冀地区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活跃。前三季度,北京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在信息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带动下同比增长超过五成;天津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3%,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1.2%;河北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1.0%,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带动作用明显。

  与此同时,京津冀地区推动融合发展,产业链协同逐步强化。北京机器人企业达400余家,在机器人应用场景方面已形成领先优势;天津现有机器人企业近200家,初步构建了涵盖关键系统部件、机器人本体、机器人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条;河北拥有上百家专用零部件和集成应用关联企业。

  前三季度,天津吸引京冀投资额1795.1亿元,同比增长20.3%,占全部引进内资的56.7%,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河北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今年以来引进两地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超过180家。

  北京市统计局还表示,“两翼”联动,重点区域建设成效显著。前三季度,北京城市副中心重点项目推进建设,顶点公园、海昌海洋公园两大项目落地。北京通州与河北北三县签约合作项目50个,意向投资额首次超过400亿元,其中产业项目中研发类项目占比近1/3;河北雄安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2%,拉动河北全省投资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中国华能总部项目、中国移动(雄安)智慧城市科创中心项目、中国联通雄安互联网产业园项目均已封顶。雄安新区科技园挂牌成立,首批20家入驻企业代表、11家中关村集成服务机构代表签署入驻协议。(完) 【编辑:付子豪】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我国将研究推动批量增加耕地 - 生态环境部答人民网问: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取得显著成效

我国将研究推动批量增加耕地

发布时间:2024-09-15 19:44:07 来源: sp20240915

  本报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杨舒从自然资源部获悉,2024年我国将坚持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切实守牢耕地保护红线,扎实开展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首考”,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建立健全“长牙齿”硬措施,研究推动批量增加耕地。

  2024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会议介绍,2023年,全国耕地总量连续第三年净增加,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面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取得新进展,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加快转型升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日益完善,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制度更加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能力不断增强。这一年,严守资源安全底线,粮食和能源两个“饭碗”端得更牢;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支撑国家重大战略落地更加有力;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服务经济回升向好更加有效;维护资源资产权益,履行所有者职责基础更加坚实。

  特别是在耕地保护方面,“硬措施”不断完善。2023年,我国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推动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两项考核“合二为一”;耕地保护法列入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立法计划,粮食安全保障法正式颁布;会同财政部建立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奖惩机制,开展耕地占补平衡专项整治,统筹规范耕地保护卫星遥感监测,着力解决卫片监测图斑下发统筹不够、频次过高、核实举证多等问题;强化督察执法,建立耕地和生态保护“长牙齿”硬措施工作机制,自然资源部公开通报148个违法违规重大典型问题,集中约谈22个问题突出地市政府负责人。

  会议对2024年自然资源部重点工作作出了部署,除耕地保护方面外,将加大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提高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加快海洋强国建设,着力提升海洋安全保障能力,深化“多规合一”改革,促进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厚植美丽中国的生态根基,推进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转型升级,服务支撑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夯实基础支撑工作,进一步提升自然资源治理效能,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全面推进法治自然建设,做好自然资源统一调查和确权登记工作,加大督察执法力度,深入推进重大改革。(本报记者 杨舒)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