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两个方向,总书记这样勾勒广西开放“路线图”

发布时间:2024-09-06 15:25:48 来源: sp20240906

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结束越南出访,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考察,“开放”是此行关键词之一。

“广西要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这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为广西开放发展指引“对内”“对外”两个方向。内与外,蕴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统筹考虑。

先看“对外”。

14日考察首站,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加强我国与东盟国家互联互通的一项重要举措。广西要主动作为、发挥支点作用,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同东盟合作不断注入新动力。”总书记指出。

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总书记对中国与东盟各领域间的合作寄予厚望,对广西这个“支点”寄予厚望。

2017年广西考察时,在铁山港公用码头,习近平总书记就要求“一定要把北部湾港口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为扩大开放合作多作贡献”。2021年,在听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总书记要求广西“大力发展向海经济,促进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办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把独特区位优势更好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

“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广西独特的区位赋予其对外开放的独特优势。对广西来说,深化对外开放是“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主动对内开放则是另一份“以一域服务全局”的沉甸甸的责任。

本月15日,在听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总书记提出要求:“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对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新布局,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把广西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腹地。”向前追溯,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指出,广西要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

这些年,广西对内开放蹄疾步稳。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制定《广西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让发展动能沿着一江水喷薄迸发;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北部湾经济区与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加快通粤高速铁路、货运铁路、高速公路和西江航运等重大项目建设,构建连接大湾区快速通道网络……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新发展格局,广西的开放“路线图”无不体现着“从谋一域到谋全局”的发展智慧。

“对内”“对外”,落点在开放。

看向一域,这是广西高质量发展的“题眼”,是广西发展的潜力所在、后劲所在;纵览全局,这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总结深化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逻辑在这里贯通。

策划:杜尚泽

撰文:王洲、梁冠群

编辑:温腾

校检:吴玥

摄影: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视觉:徐亮 虞东升

(责编:岳弘彬、牛镛)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专家学者共聚非遗保护年会论坛 探讨新时代下非遗新使命 - 两大国资集团将合并,上海打造科创投资新“巨头”

专家学者共聚非遗保护年会论坛 探讨新时代下非遗新使命

发布时间:2024-09-06 15:25:49 来源: sp20240906

   中新网 宜兴7月22日电 (记者 应妮)新时代下的非遗有着怎样的新使命?非遗存续的究竟是什么?非遗如何走进民众日常生活?以“新时代非遗新使命”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论坛7月21日至22日在江苏无锡宜兴的窑湖小镇举办,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

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雒树刚以《非遗传承的“魂”、“根”、“本”》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他指出,非遗不单纯是技艺,技艺承载的是文化,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要做好非遗传承要做好三点,一是要大力弘扬精神文化价值这个“魂”;二是要守牢历史传统这个“根”;三是要建设好非遗传承人队伍这个“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虽已九十岁高龄,但仍为非遗保护鼓与呼。他从非遗的非物质性、人之主体性、传承性、空间、立场、实践性六个方面进行剖析,呼吁要“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张国有从“非遗存续的究竟是什么”入手,探讨了如何通过市场经营和政府扶助来寻求非遗存续的基本条件。他提出,年轻人的需求及爱好,是非遗存续的动能和标志。他还建议用数字复制的方式,将非遗的道义和基本技法长久地存续下去。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漆艺分会副会长陈岸瑛教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日常生活的复魅》为主题,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走进民众日常生活。他认为,在新时代保护非遗、复兴中国传统艺术体系,有助于确立文化自信自强,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非遗中的传统手工艺,源于天然原材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就此次论坛的举办主旨与主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表示,希望通过年会论坛的举办,打造非遗传承发展学术平台,为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凝聚更多有识之士,为全国的非遗传承人、非遗工作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互学互鉴的平台,同时动员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到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中来。

  论坛还首次特设“非遗人之家”传承人圆桌沙龙,以“老手艺与新匠人”为主要议题,推动新老非遗传承人之间的对话交流,形成新老非遗传承人对话交流、携手应对新时代新挑战的“传帮带”新格局。(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