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洋为何拥有世界上最干净的空气

发布时间:2024-08-15 17:45:00 来源: sp20240815

据世界卫生组织称,作为一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空气污染每年导致700万人死亡。有研究表明,空气污染会增加患心脏病、中风和肺癌风险。那么,地球上还有原始的、纯粹的空气吗?

  4年前,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科学家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论文称,南极洲周围的南大洋上空有着世界上最干净空气,该区域是“真正原始的地方”。

  澳大利亚《对话》杂志报道称,与其他地方相比,这里使用工业化学品和燃烧化石燃料不多,人为活动排放较少。但为何能成为地球上空气的一方净土,其形成原因一直是个谜。

  现在,一项发表在《Npj气候和大气科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云和雨在净化大气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卫星“看到”蜂窝状云层

  悬浮在空气中的细小固体颗粒或液滴被称为气溶胶。除了工业来源外,海浪中的盐分或风吹起的扬沙等自然因素也会导致气溶胶。南大洋上空的气溶胶水平受到一系列因素影响。盐雾的数量和浮游植物(空气中硫酸盐颗粒的来源)的季节性生长变化都会改变空气中气溶胶含量。冬季产生硫酸盐较少,也是南大洋上空空气最纯净的时候。

  与此同时,南大洋也是地球上云量最多的地方,这会导致这里常有短暂零星阵雨。在新研究中,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研究人员想要探究云和雨在净化空气中起的作用。了解这些过程的最大障碍是缺乏对该地区云、降雨和气溶胶的高质量观测。

  不过,在新一代卫星帮助下,研究人员能以前所未有的细节研究云层图像。他们开发了一个能够识别南大洋大片区域上不同云型的计算机程序,着重寻找云层中独特的蜂窝状图样。

  之所以关注蜂窝状图样,是因为它们在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一方面,当这些蜂窝状单元“挤满”云朵时,会变得更白、更亮,能将更多阳光反射回太空,有助于保持地球凉爽。另一方面,空的或“开放的”蜂窝状单元可以让更多阳光透进来。

  蜂窝状单元是开放还是关闭,也与它们能产生的降雨量有关。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造成目前地球气候模型中出现一些错误,因为模型并没有恰当地将其涵盖在内。模拟蜂窝状单元“开关”状态尤为关键,否则得到的结果将大相径庭。

  强阵雨“洗去”气溶胶

  今年4月,澳大利亚肯纳乌克/格里姆角天文台启动了云和降水实验,目的是获得有关云、雨和阳光的更高分辨率数据。

  借此机会,研究人员将蜂窝状云图样与天文台气溶胶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与气象局的降雨观测数据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空气最纯净的日子与开放的蜂窝云有关。研究人员认为,这些云层导致零星强烈的阵雨,从而将气溶胶粒子从空气中“洗掉”了。

  与充满云的蓬松白色蜂窝状关闭单元相比,开放单元含有更多水分,能产生更多雨水。数据显示,开放蜂窝状单元产生的降雨量是关闭的6倍。

  研究人员发现,从卫星上看起来不那么多云的天气,实际上会触发最有效的冲刷气溶胶的阵雨。而充满了云或关闭的蜂窝状单元,虽然看起来云层密布,但对空气的清洁效果较差。

  在空气最清洁的冬季,空的蜂窝状单元更为常见。分析表明,大范围天气系统“掌控”着云场模式。当肆无忌惮的风暴席卷南大洋时,便产生了这些开放和关闭的蜂窝状单元。

  有助构建更佳气候模型

  4年前,科学家对海洋边界层(大气中与海洋直接接触的部分)的空气进行了采样。他们检查了空气中微生物的成分,这些微生物存在于大气中,经常被风吹散到数千公里外。通过DNA测序、来源追踪和风的回溯轨迹,科学家发现,这些微生物起源于海洋。

  现在,新研究进一步破解了南大洋为何有世界上最干净空气的谜团。其中,降雨是关键,尤其是来自这些透明、开放的蜂窝状云层引发的降雨,它们负责净化南大洋上的所有空气。这似乎解释了为何空气中存在来自海洋的微生物成分。

  这些蜂窝状图样也存在于冬季的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地区。因此,新研究也将有助于解释这些云是如何去除这些地区气溶胶的。科学家还能在此基础上改进气候模型,实现更准确预测。(记者 张佳欣)

(责编:王仁宏、陈键)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非洲国家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国际视点) - 两部门发文推动民用运输机场绿色发展

非洲国家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国际视点)

发布时间:2024-08-15 17:45:01 来源: sp20240815

  近年来,中国企业为提升非洲基础设施水平、加速互联互通和一体化进程、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等作出了积极贡献。图为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科特迪瓦阿比让科科迪斜拉桥项目。   张鹏飞摄

  不久前在多哥首都洛美举行的非洲基础设施论坛上,与会代表表示,非洲国家要实现非盟《2063年议程》目标,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仍是优先事项。多哥总统福雷表示:“非洲大陆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巨大,没有道路、桥梁、机场、通信网络和供水等基础设施,非洲就不可能实现快速发展。”

  经济发展基石  亟待提升水平

  近年来,非洲各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但整体水平仍相对落后。非洲开发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非洲仍有约6亿人用不上电;非洲大陆铁路总里程约8.4万公里,且较集中于北部和南部非洲;非洲道路超过一半是非硬化道路,公路交通承担着80%的货物运输和90%的旅客运输;非洲互联网普及率为46.8%,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报告同时指出,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拥有巨大的投资潜力,特别是在电力、交通、数字化等方面。

  非盟委员会主席穆萨·法基表示,基础设施建设是非洲发展的基石。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加快非洲大陆一体化建设、提高经济竞争力、增加非洲内部贸易流动、提高工农业生产率和减少不平等,都需要现代化和高质量的基础设施。

  非洲基础设施联合会近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不足,令非洲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易成本增加了30%至40%。尼日利亚贸易商协会主席考哈举例说,从德国汉堡港运一个集装箱到尼日利亚拉各斯需要不到1000美元,但从拉各斯转运到加纳需要花费超过1500美元。“我们缺少相应的跨境铁路,也缺少状况良好的公路,有的企业甚至不得不自行修建通往工厂的道路,这都大大削弱了我们的竞争力。”考哈说。

  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分析认为,基础设施发展是整个非洲大陆进步的关键驱动力,也是提高生产力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推动者。随着非洲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新兴人口将需要更可靠的电力、负担得起的住房和交通基础设施,这些行业也将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戈登商业科学研究所相关负责人法尔哈娜·帕鲁克认为,对非洲大陆来说,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巨大,完善基础设施是目前非洲各国应考虑的优先事项,特别是要加快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和绿色基础设施。

  加大资金投入  落实基建项目

  近年来,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等影响,非洲国家仍在有序推进一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5年完工的新苏伊士运河建设项目已使埃及贸易及航运收入明显增长,苏伊士运河航道升级改造项目也从2021年开始实施,预计将于今年内完成;尼日利亚丹格特炼油厂项目已于今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该炼油厂的启用有望结束尼日利亚长期依赖成品油进口的历史;连接南非、坦桑尼亚、赞比亚等8个国家的“非洲南北经济走廊”项目正在建设中,项目包括建设发电站和港口等多个子项目;肯尼亚等国持续推进连接东非内陆国家和肯尼亚蒙巴萨港口的北部运输走廊公路网络建设,以加强地区互联互通水平。

  为改善基础设施状况,一些非洲国家正加大资金投入,建设相关项目。尼日利亚政府不断增加财政预算用于支持公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今年预计将增加3.8%,2024年至2027年的年均增长率预计为3.7%。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表示,政府在2023年至2028年将吸引2万亿兰特(1元人民币约合2.7兰特)投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坦桑尼亚探索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对铁矿、煤矿等项目进行开发,资金重点用于正在建设中的重大工程,包括标准中央线标轨铁路、东非液化天然气和原油管道等项目。

  非洲联盟和非洲开发银行等区域组织和机构也大力支持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非洲开发银行总裁阿德西纳介绍,该行在6年时间里通过“非洲50”投资平台吸纳66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覆盖非洲22个国家和地区,涉及农业、交通、卫生等多个领域。阿德西纳表示,非洲开发银行工作的核心是帮助弥补非洲每年680亿至108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融资缺口。

  今年2月,非盟委员会联合有关机构举办了第二届非洲基础设施融资峰会。与会非盟和非洲国家领导人重点讨论了如何完成非洲基础设施发展计划框架下2021—2030年第二期优先行动计划中价值1600亿美元的69个基建项目,呼吁保持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势头。

  中非拓展合作  助力互联互通

  中国一直在力所能及范围内,通过多种方式同非洲国家开展合作,助力非洲国家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下,中国企业已在非洲建设了超过1万公里铁路、近10万公里公路、近千座桥梁、近百个港口以及大量医院和学校。

  在塞内加尔,由中国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方久尼大桥于2022年正式开通。该桥全长1600米,是塞内加尔最长桥梁,现已成为连接该国南北方的主干道之一,也是前往邻国的重要交通节点。塞内加尔总统萨勒表示,方久尼大桥减少了从塞内加尔前往邻国的时间和成本,是中方积极落实中非“十大合作计划”的具体体现。

  在科特迪瓦,中国能建集团承建的必欧雅46兆瓦生物质电站项目于今年7月开工建设。项目预计2025年竣工发电,将解决当地170万人的用电问题,并造福1.2万棕榈种植户,为其增加约20%的收入。项目燃料为当地普遍种植的棕榈叶秸秆,每年可生产348吉瓦清洁电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万吨。

  在加纳,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参与农村通信及数字网络覆盖项目。中方参与设计、采购、建设和运营了2016座通信铁塔,可满足农村地区300多万人的通信需求。

  …………

  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国央企在非开展各类基础设施项目超过1600个,为提升非洲基础设施水平、加速互联互通和一体化进程、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等作出了积极贡献。

  加纳智库非中政策咨询中心执行主任保罗·弗林蓬表示:“中国拥有丰富的技术、资金和经验,在支持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一直是非洲国家可信赖的伙伴。”

  (本报约翰内斯堡10月10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11日 15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