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匈塞铁路项目经理部举办主题开放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4-09-10 19:48:54 来源: sp20240910

11月30日,匈牙利罗兰大学中文系师生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参观匈塞铁路四电产品实验室。新华社记者 陈浩 摄

11月30日,匈牙利罗兰大学中文系师生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参观匈塞铁路四电产品实验室。新华社记者 陈浩 摄

  新华社布达佩斯11月30日电(记者陈浩)中国中铁匈塞铁路项目经理部11月30日举办“遇见匈塞、共话未来”主题开放日活动,匈牙利罗兰大学中文系28名师生受邀参观了匈塞铁路匈牙利段陶克绍尼车站,并走进位于匈首都布达佩斯的匈塞铁路四电产品实验室。

  在位于布达佩斯以南20多公里的陶克绍尼车站,中国中铁匈塞铁路项目经理部工作人员向罗兰大学师生介绍了匈塞铁路匈牙利中方段概况、工程进展情况以及匈塞铁路大事记。

11月30日,匈牙利罗兰大学中文系师生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参观匈塞铁路四电产品实验室。新华社记者 陈浩 摄

11月30日,匈牙利罗兰大学中文系师生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参观匈塞铁路四电产品实验室。新华社记者 陈浩 摄

  在匈塞铁路四电产品实验室,中国中铁匈塞铁路项目经理部工作人员向师生们展示铁路“四电”专业的部分产品设备,现场讲解各类铁路产品的功能和原理,并播放中国中铁拍摄的《遇见匈塞2》视频,让师生们对铁路“四电”的运行和建设以及中国高铁的发展现状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中国中铁匈塞铁路项目经理部李亚丹表示,此次主题开放日活动是首次举办,接下来将继续举办类似的活动,向匈牙利当地民众直观展示匈塞铁路的建设现场和专业设备,增进其对匈塞铁路的了解。

  匈塞铁路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也是中国铁路技术和装备与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的对接。该项目连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和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

(责编:崔译戈、崔越)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共赴低碳未来 能源企业如何逐“绿”而行? - 西藏山南开展“魅力琼结 多彩非遗”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展演活动

共赴低碳未来 能源企业如何逐“绿”而行?

发布时间:2024-09-10 19:48:55 来源: sp20240910

   中新网 12月26日电(中新财经 宫宏宇)实现“碳中和”目标,传统能源企业的绿色转型是重要一环。身处能源体系的深刻变革之中,能源企业特别是石油等传统能源企业正加速攻关绿色技术,探索低碳发展的新路径。

  面对新赛道上的机会与挑战,能源企业应怎样抓住机遇、逐“绿”而行?如何通过减碳撬动新的发展机遇?在近日举办的2023清华大学“碳中和经济”论坛上,来自政府、高校、企业的多位代表和专家围绕相关问题建言献策,畅所欲言。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陈煜波主持论坛

  “技术突破是核心驱动”

  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中国石化指导,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和中国经济出版社共同举办。针对能源企业的低碳转型,论坛上嘉宾们提到最多的关键词就是“技术”和“创新”。

  “技术突破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驱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指出,当前以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储能与多能融合,物碳增汇技术为代表的低碳、零碳、富碳技术正快速发展,持续取得突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 马永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也强调,实现“碳中和”,最重要的还是技术。“碳中和”需要人类团结奋斗,早日突破关键技术,建立技术体系。“谁能够大规模稳定地使用新能源技术体系,谁就能够抢占下一轮经济发展的先机。”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 贺克斌

  而在低碳技术创新的“竞技场”中,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是推动技术攻关,引领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之一。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吕亮功提到,面对全球能源供需体系的深刻变革,全球能源企业纷纷调整发展战略,绿色低碳技术已经成为石油石化行业竞争的新方向。当然这其中也包括许多中国企业。

中国石化副总经理 吕亮功

  以中石化为例,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发展计划部副总经理、新能源办公室主任刘会友介绍,在能源革命的大背景下,中石化集团布局低碳转型,在优化油气结构、推进天然气跨越式发展、提升氢能、风、光等绿色能源供应能力以及发展生物燃料技术等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发展计划部副总经理、新能源办公室主任 刘会友

  此外,谈及化石能源领域的低碳科技,多位与会嘉宾都提到了发展CCUS(即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的重要性。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石化科协主席李阳指出,目前加速推动CCUS技术等零碳排和低碳排的技术应用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能源企业应把握CCUS技术的发展机遇期,加快相关技术的发展。

  “互利合作是重要途径”

  除了深耕科技创新,作为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部门,能源行业的低碳转型不仅利于自身,还能带动其他行业减排降碳,撬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新机遇。在此背景下,“合作”成为低碳转型中的另一个共识。

  马永生提到,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互利合作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由“碳达峰”向“碳中和”的过渡期只有30年,节能降碳任务更为艰巨,更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通力合作。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曹新建则从企业的视角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他表示,“碳中和”愿景重塑了企业的竞争格局,能源企业的边界更加模糊,能源产业链不同的环节将有更多的参与主体。转型之路上,需要大家共同提高应变能力。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曹新建

  加强产业链合作,能够帮助能源企业在自身减碳的基础上引领更多机遇。李阳表示,CCUS技术就是一个可以带来新的产业机遇的窗口。未来能源企业可以利用CCUS技术来产生燃料,甚至形成新的有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将二氧化碳的化学转化技术和钢铁、化工、水泥等产业进行耦合,形成二氧化碳捕集、输送、封存利用的产业集群,带来新的产业机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协主席 李阳

  此外,多位嘉宾提到,推动创新和合作都离不开跨界交流,特别是企业和学界的交流。刘会友介绍说,中石化与清华大学2011年就建立了创新合作机制,不仅核心技术的攻关能力得到增强,也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产业化能力,形成了良好的企校、企研协同效应。(完)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