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丨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发布时间:2024-08-04 11:13:29 来源: sp20240804

  10年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2018年3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改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10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70次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和中央深改委会议,对改革整体布局、重大问题、关键环节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引领改革取得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的成就。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与您一同学习领会。

  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局意识、责任意识,把抓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坚定改革决心和信心,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扭住关键、精准发力,敢于啃硬骨头,盯着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

  ——2016年2月23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抓好各项重大改革举措,既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以重点带动全局,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2016年11月1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上的讲话

  要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增强以改革推进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自觉性,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排查梳理已经部署各项改革任务的完成情况,又要把四中全会部署的重要举措及时纳入工作日程,抓紧就党中央明确的国家治理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进行研究和部署,实现改革举措的有机衔接、融会贯通,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2019年11月26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持续深化改革,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事业发展没有止境,深化改革没有穷期;事业发展全面推进,呼唤着改革全面深化。这就是我讲的,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结束时。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动力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

  ——2017年10月25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

  中国的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要扩大对外开放不停步,我们改革的步伐不会停歇,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我们要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8年4月11日,习近平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我们将持续深化改革,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表明,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随着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改革也面临新任务,我们将拿出更大勇气、更多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0年11月19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对话会上的主旨演讲

  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突出问题导向,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源泉。

  ——2023年2月7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

  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2023年4月21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实践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以改革到底的坚强决心,动真格、敢碰硬,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坚决破除一切制约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体制机制障碍。

  ——202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责编:宋心蕊、白宇)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多出去跑跑,把事办好”(“我是党员,我在岗位”) - 书写新时代的新荣光

“多出去跑跑,把事办好”(“我是党员,我在岗位”)

发布时间:2024-08-04 11:13:30 来源: sp20240804

  雷晓华(左)正在竹木制品加工厂了解生产情况。   本报记者 窦 皓摄

  渤海镇千峡湖畔,移民复建后的新居。   周赢君摄

  在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山环水绕的千峡湖库区旁,坐落着一座滨湖小镇——渤海镇。

  到任没多久,镇党委书记雷晓华就把所有村跑了个遍,讲起本地风土民情、资源禀赋,已经是如数家珍。

  这天一大早,她来到638国道庆景青公路改建项目施工现场。山体隧道已初步成形,机械轰鸣声中,雷晓华和现场工作人员凑近了高声交谈,聊进度,问困难。“公路改建后,将进一步优化景宁区域路网,激活沿线乡镇资源价值。我们一定把这项工作做好。”雷晓华说。

  “修路要穿山越林,为此我们做了不少工作。”雷晓华说,滩坑水电站工程建设产生了大批库区移民,道路穿过原户籍人口所属的山林地,需要征得他们同意。而迁移人员多达5000余人,且分散在周边13个县(市、区)和29个乡镇(街道),工作量不小。雷晓华与迁入地乡镇街道开展党建联建,建立联席会商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判涉及滩坑水库移民和移民村发展的重大事项。这样一来,库区移民的联系管理工作就有了有力抓手。花了3个月时间,雷晓华跑了库区移民所在的大部分县(市、区),与移民逐个对接,实现了所在区域内工程顺利施工。

  与迁入地开展党建联建,不光解决了移民群众联系管理的难题,还为探索致富路搭建了交流平台。从施工现场回来,雷晓华赶到镇政府会议室,渤海镇和龙泉市西街街道的党建联席会即将开始。

  “和来自家乡的同志交流,感觉咱也是有‘娘家’的人了。”西街街道河星村党支部书记刘义斌也是一名移民。

  “那咱们多走动,多沟通!”交流中,雷晓华说了一个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后认为可行的想法:渤海镇库区山上林地毛竹资源丰富,原居民搬走后长期闲置,是否可以通过党建联建机制,推动资源共享,招引项目发展林下经济?

  “这个思路好!”西街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小春说。

  会议结束,双方来到一家竹木加工厂参观,一批批毛竹在这里经过粗加工,用作玩具配件。“搬迁的居民可以将毛竹承包给竹木加工厂,顺道发展林下经济,种上黄精等中药材。西街街道如果有好的项目,也欢迎来我们这里落地。”雷晓华说,“上万亩竹林资源只要用好,家门口就能增收。”

  “咱也准备试试!”作为移民代表,来自西街街道的村民蓝钱妙家中也有几亩竹林,雷晓华的话帮他打开了思路。他说,迁出地和迁入地联手拓宽增收门路,使村民得到了更多实惠,不少乡亲通过“共富学堂”等平台的技能培训,成为技术工人。

  天色向晚,雷晓华送西街街道的访客离开。在回办公室的路上,她时不时进街边小店转转,和店主、顾客聊会儿天,了解生产经营情况。过两天,她打算坐渡船去偏远的石塘山村,围绕产业发展,了解库区群众的期盼和建议,共同商讨思路。

  “山区想要发展好,就得下点苦功夫。” 28岁那年,雷晓华到革命老区毛垟乡工作,一干就是9年,促交流、引企业、聚人才,帮助当地发展起颇具规模的苔藓产业。在她看来,这很大程度上是靠一双铁脚板跑出来的。“多出去跑跑,把事办好,老百姓自然会信任你。”雷晓华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20日 19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