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鹏所城:与香港九龙寨城上演“双城记”

发布时间:2024-08-23 15:21:19 来源: sp20240823

   中新社 深圳3月30日电 题:深圳大鹏所城:与香港九龙寨城上演“双城记”

  作者 索有为 张璐 黄海旋

  打响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第一枪的赖恩爵的“振威将军第”、大鹏协副将署遗址、近十万平方米的明清民居群……这些鳞次栉比的古建筑,在坐落于深圳市东部的大鹏所城中历经风雨洗礼,承载着岁月的沧桑。

图为2024年3月26日的深圳大鹏所城南门。  中新社 记者 索有为 摄

  “深圳香港同根同源,深圳大鹏所城更和香港一衣带水,与香港九龙寨城在近代史上演‘双城记’。”近日,大鹏新区博物馆副馆长黄文德向 中新社 记者讲述大鹏所城的今昔。

  大鹏所城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全称为“大鹏守御千户所城”,管辖珠江口以东洋面四百余里,涵括整个香港地区,明清两代一直担负着南粤海防安全的重任,蕴藏着深港众多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黄文德说:“作为鸦片战争首战、更是中国近代史第一战的九龙海战,就发生在大鹏所城管辖的海域。”

  据介绍,虎门销烟后,英人不甘心鸦片被销毁,烟贩商船仍然在珠江口沿岸、澳门、香港等地猖獗活动。1839年7月,一群英兵在九龙尖沙咀借酒行凶,殴毙村民林维喜,案发后林则徐严令英商义律交出凶犯,但遭拒绝。同年9月4日下午,驻守大鹏所城的参将赖恩爵奉林则徐之命带领水师船只巡视九龙、尖沙咀海面,严断英人的粮食、淡水接济。义律等乘船到达九龙山炮台对开海面,以求食为名实施炮轰。赖恩爵指挥清军还击,整场战斗历时五个小时,最终英人败退,查明的英人海上尸体有17具。此后,英船攻官涌营盘,但被守军击退;10月,赖恩爵会同陈连升等分兵五路重创英人,英船尽退。

  “九龙海战以中国水师的胜利揭开中国近代史的序幕,鸦片战争初期,英军在粤闽无隙可乘。”黄文德站在振威将军第门前自豪地说,“赖恩爵因战功升为副将,并得到道光皇帝赏赐金线五爪龙袍。”

2024年3月26日,位于深圳龙岗区的大鹏协副将署遗址。  中新社 记者 索有为 摄

  黄文德告诉记者,赖恩爵任广东水师提督期间,对侵占香港的英殖民者积极防御,向朝廷上奏倡建九龙寨城,并带头捐俸建造,得到广东乡贤的极力支持,营建经费迅速达到47万两白银巨款,而估算工程造价为9万两,以至于道光皇帝下旨停止捐输,修城所余款项用于维护珠江口炮台。

  九龙寨城建成后成为清朝抗击英军继续入侵的最前哨,大鹏协副将移驻九龙寨城,统辖大鹏、东涌左右二营。黄文德说:“如今残留的九龙寨城寨门横额上的落款为两广总督耆英、广东巡抚黄恩彤、广东水师提督赖恩爵,可见九龙城的重要性。”

  大鹏所城通过挖掘深港450年同属新安县的历史故事,打造了“一衣带水”专题展,并讲述深港人民共同抗击倭寇、葡萄牙和英国殖民者、日寇等的历史。黄文德称,大鹏所城内还有名震港九的抗日英雄刘黑仔故居,这些陈迹不仅生动展现了深港的历史渊源,还吸引了很多香港中小学生及社团组织前来参观学习,以加深两地青少年对共同历史的理解与认同,从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3月26日,深圳大鹏所城一角的港式茶餐厅。   中新社 记者 索有为 摄

  记者漫步到所城的一角,看到一家港式茶餐厅正在修缮,经营茶餐厅的当地杨姓居民说:“近几年到这里的香港游客逐渐增多,而今年预计有十万名香港游客通过旅游团来观光,所以趁工作日慢慢调整下店里的装饰,希望能给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完)

【编辑:付子豪】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蒋庆哲: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有四大路径选择 - “长短课”打开更多可能

蒋庆哲: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有四大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24-08-23 15:21:20 来源: sp20240823

   中新网 迪拜12月8日电 (记者 庞无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国际碳中和经济研究院院长蒋庆哲8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举办的一场边会上指出,中国碳减排有四大路径选择。

  当日,在“绿色‘一带一路’的案例与实践”主题边会上,蒋庆哲表示,无论是我国碳排放强度下降程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速度,还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专项资金的投入规模,都表明我国为全球气候治理做出巨大贡献。

12月8日,阿联酋迪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国际碳中和经济研究院院长蒋庆哲在COP28中国角的一场边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李瑞东摄)

  在未来碳减排实现路径方面,蒋庆哲在演讲中提出四大路径选择:

  第一,单一技术的突破。实现双碳目标是系统工程,但第一动力是技术创新。因此,应重点关注减碳(如节能减排技术)、替碳(如新能源清洁替代技术)、固碳(如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和埋碳(如碳捕集与埋存技术)等单一减排技术的突破和快速迭代。

  第二,碳减排技术集成。为了更好地发挥减排协同效应,碳减排技术的集成可以促进二氧化碳在产业间或区域园区内的共享,匹配与利用。为实现碳利用技术集成、协同高效,科学优化设计和协同效果评价至关重要。

  第三,区域碳中和协同创新。区域碳中和协同创新是指在特定区域或园区内,以实现碳中和为目标,坚持系统观念,构建多元(碳技术、能源、产业、金融、碳管理等)一体的区域治理新模式,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强化区域协同减排,促进区域绿色低碳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形成多元系统集成、“政产学研融”一体协同创新发展的综合模式。为此,需在供给端、消费端和固碳端“三端共同发力”,聚焦区域碳循环和利用、区域绿色资源价值、区域复杂交易系统协同、区域碳评估与碳资产管理和区域碳减排技术支撑“五大抓手”。

  第四,系统治理。系统治理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零碳园区建设。零碳园区建设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在园区规划、建设、管理等全生命周期融入“碳中和”理念。零碳园区的实现,离不开节能、减排、固碳、碳汇等多种手段的支撑。在园区内部达到碳排放与碳吸收自我平衡,并实现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此外,零碳园区建设应关注产业低碳化发展、能源绿色化转型、设施集聚化共享和碳要素智慧化管理。另外,零碳园区未来建设需侧重考虑拓展零碳园区发展方向、完善零碳园区顶层设计、统一零碳园区评价标准以及加强清洁能源的利用等。(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