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雷锋 成为雷锋

发布时间:2024-07-18 19:05:48 来源: sp20240718

  武警湖南总队长沙支队望城中队成为第九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的消息公布后,刚下队的新兵魏骏的心情激动又忐忑。

  激动的是为中队取得的荣誉而自豪,忐忑的是怕自己的表现匹配不上这份荣誉。他在自己的“雷锋日记”里写道:“中队站在新起点上,我也要立足自身贡献一份力量,当好雷锋故乡雷锋兵。”

  武警望城中队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初心,正是武警长沙支队持之以恒开展学雷锋活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这个支队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贴合部队训练生活实际,采取与时俱进的方式方法,将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使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长效化,让学雷锋在青年官兵中蔚然成风。

  将“我讲你听”变为“人人参与”

  “一盏煤油灯,是雷锋如饥似渴读《毛泽东选集》的历史见证。进入新时代,支队各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武警长沙支队设立雷锋微讲堂,让基层官兵走上讲台当教员,点燃广大官兵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热情。

  “精彩、深刻!”二级上士张一用两个词说出参与雷锋微讲堂后的体会。雷锋微讲堂还融入“对分课堂”理念,一半的时间讲授,另一半交给战友们讨论交流。支队优秀政治教员吴帅驰介绍说:“以往‘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模式变成了‘人人参与’的群众性教育,在这个课堂上,每名官兵的思考都能融入其中。”

  不仅如此,这个支队还建立网上理论库,推行“写、画、拍、演、唱、说”学习六字法,让党的创新理论看得见、摸得着,有温度、有实感。支队官兵人人制订学习计划、常态组织讨论交流、定期进行知识竞赛,聚焦忠诚培塑抓内化,注重学以致用抓转化,持续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

  上等兵徐胜抱着“宁跑五公里,不看三页书”的想法走进军营,但在部队火热的学习氛围感染下,不仅爱上了理论学习,半年后还成为理论骨干,走上了雷锋微讲堂。他在“雷锋日记”里写道:“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理论明方向,学好理论才有前行的动力。”

  “身边人的故事最有感染力”

  中士刘超上台前,很少有机会公开演讲,可他却充满信心,他相信自己在“雷锋日记”里记下的经历和感悟,能够走进战友们的心里。

  “凭着一股子钻劲儿,面对公安特警、军队院校等一众强劲对手,我们最终取得了决赛第六名的成绩。”当刘超站在讲台上,讲述自己参加“智卫杯”无人系统挑战赛背后的拼搏故事,台下官兵听得非常认真。这是武警长沙支队学雷锋故事分享会上的一幕。

  “身边人的故事最有感染力。”学雷锋故事分享会的开展,激发起更多官兵立足岗位学雷锋干事创业的热情。

  在押运兵岗位上,支队二级上士刘金磊一干就是十年,他和战友们的青春就是与铁轨作伴,待在颠簸的闷罐车里默默奉献。他说:“对于我们来说,学雷锋、当先锋,就是坚守战位,顺着两条平行的铁轨开往远方。”

  支队“创破纪录墙”上,特战队员黄达泉的名字出现了两次,显得格外醒目。黄达泉平时训练非常刻苦,多次打破单位的军事纪录。他不断挑战极限,一度又打破自己创造的纪录,被评选为总队军事训练先进个人。

  2008年,湖南遭遇雨雪冰冻灾害,当时还是实习学员的杨淘沙跟随部队投身到抗冰救灾任务中。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冻雨天气,已是中校的他不忘初心,再度请缨上阵。

  在一次次重大任务中,支队官兵像雷锋一样,积极向上、永不满足、永不止步,永远保持敢于担当、锐意进取的奋斗姿态。

  “走近雷锋、读懂雷锋”

  “军人和学生是两种不同的身份。但相同的是,只要我们不以善小而不为,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我们都能成为‘雷锋’!”优秀士兵理论骨干周心怡走进驻地雷锋学校,给师生们带来“开学第一课”,进一步加强了学生们对雷锋的了解,在他们心中埋下了学习雷锋精神的种子。

  武警长沙支队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邀请雷锋精神研究专家、学雷锋先进典型走进部队,为官兵讲述雷锋和新时代雷锋的故事,邀请驻地学生来部队参加军营开放日,感悟军营学雷锋的浓厚氛围。

  他们还走进雷锋纪念馆、驻地学校、街道担任义务讲解员,宣讲雷锋精神,走进驻地困难群众学生家中,持续开展“大手牵小手”“关爱空巢老人”等活动。

  “通过多样化的学雷锋活动,引导更多的人走近雷锋、读懂雷锋,进而把弘扬雷锋精神融入血脉、把弘扬雷锋精神当成一种生活习惯。”翻开这个支队官兵写下的一本本“雷锋日记”,里面不仅记录着官兵们助人为乐的无私奉献,也记载着官兵们“干一行爱一行”的精武追求,还记有官兵们践行雷锋精神的切身感悟。

  “在武警长沙支队,官兵们学雷锋蔚然成风。”支队领导介绍,年轻的官兵们正用自己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奋斗,成为“雷锋日记”的“新主角”。

  舒显强 刘敏强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叶攀】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科技赋能发展 新疆兵团设施农业显现“科技范” - 2023年公募基金业绩差距达112.58%,新年应如何破局?

科技赋能发展 新疆兵团设施农业显现“科技范”

发布时间:2024-07-18 19:05:49 来源: sp20240718

   中新网 乌鲁木齐4月24日电 (记者 戚亚平)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重要抓手,通过实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等举措,着力做好大棚建设、技术推广、完善配套设施等各项工作,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带动民众增收、就业,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设施农业带动“四季增收”

  今年以来,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到第十二师三坪农场草莓主题公园采摘草莓的游客不在少数。

  位于乌鲁木齐市近郊的三坪农场草莓主题公园现有温室大棚50座、拱棚120座,可满足游客“一年四季”对鲜食草莓的需求,一颗颗草莓成为种植户的“致富果”。

  种植户姜兆君介绍,去年他家的几座大棚纯收入超过50万元。

  近年来,第十二师发挥紧邻乌(乌鲁木齐)昌(昌吉)消费市场和交通便利的优势,大力发展城郊设施农业,以“农业+旅游”“农业+采摘”“农业+观光”为主要业态。通过扩大设施花卉、设施水果种植面积,增加采摘、观光销售占比,提高种植户收益。

  2023年,第十二师种植设施大棚1804座,产值达1.52亿元。

  “一亩棚十亩田”,目前,设施农业已遍布新疆兵团各地,种植品种也越来越多元化,丰富着民众的“菜篮子”“果盘子”,带动民众“四季增收”。

  设施农业在带动民众增收致富的同时,还带来了就业岗位,五十三团金胡杨镇居民买尔亚木·色买提就是其中之一。

  “离家近、工作轻松,方便照顾家人,还能免费学技术。目前,我已掌握大棚管理技巧。”已在一家农业科技公司上班一年多的买尔亚木·色买提说。

  设施大棚尽显“科技范”

  不论何时,走进位于一〇四团畜牧连的“云雾培”智能植物工厂温室,有机蔬菜都会让人眼前一亮。

在一〇四团“云雾培”智能植物工厂温室内,有机蔬菜长势喜人。戚亚平 摄

  据该工厂生产技术负责人介绍,这里的作物均采用“云雾培”技术种植。该技术将营养液雾化成微米级雾滴,直接喷射到植物根系,给植物生长提供水分和养分。

  依托“云雾培”模式,可实现各类作物全年无间断生产,土地利用率比平面种植提高6倍以上,产量是土培模式种植产量的30倍至50倍,蔬菜从种植到采摘只需18天至20天。

  目前,该工厂温室内种植有100余种热带植物和20余种有机蔬菜,蔬菜年产量180余吨。

  如今,新疆兵团各地持续加大农业技术研究、开发、引进、利用,用科技赋能农业发展,让设施农业发展尽显“科技范”。

  近日,在四十九团海安镇十四连设施农业示范基地智慧蔬菜大棚里,记者看到苦瓜、黄瓜、辣椒、圣女果等蔬果长势旺盛、挂满枝头,工人们正忙着盘头整枝。

在四十九团海安镇设施农业示范基地智慧蔬菜大棚里,苦瓜长势良好。章晓添 摄

  该基地配套安装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LED植物补光、环境参数传感器等智能化设施,只要打开手机APP,通过传感器就能实时监控大棚内蔬菜生长情况,操控大棚内温度、湿度和水肥等。

  得益于科技的应用,以前一个棚的辣椒产量为6吨,现在产量达到8吨至9吨。(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