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长三角区域创新机构五个维度综合表现全面提升

发布时间:2024-08-07 10:22:10 来源: sp20240807

   中新网 上海11月15日电 (记者 缪璐)以“创新链接 开放共赢”为主题的第六届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15日在沪开幕。开幕式上发布的《2023长三角区域创新机构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结合专家意见,综合研判解读,形成长三角区域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创新表现百强名单,2023百强机构在发明总量、发明质量、影响力、协同创新、全球化五个维度综合表现全面提升。

11月15日,《2023 长三角区域创新机构发展研究报告》在第六届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开幕式上发布。(嘉定宣传部供图)

  该报告是继2019年首次发布后的第五次年度研究成果,由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上海技术交易所、科睿唯安、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四家联合发布。报告聚力打造具备“数据画像+硬核科技+公共产品+联合研究”特征,帮助更好了解长三角区域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创新产出的现状特点,促进长三角区域创新战略规划落实落地。

  报告依据专利大数据及相关指标,聚焦机构技术创新测度,开展创新机构图谱分析,通过对长三角三省一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整体情况的系统梳理,通过画像、图谱分析的视角,研究发现具有创新卓越表现的机构,并探究这些机构的层级表现、行业支撑以及地域分布,从而更加清晰地提供创新供给侧指引。

  报告显示,虽然五个维度综合表现提升,但百强机构专利被引数量占比,较上年下降0.38%,表明成果的影响力有所波动。

  从省市分布来看,2023年上海第一梯队优势更加明显,2023年达到12家,保持三省一市首位,表现出高端机构更加集聚的“高峰”特点,与建设上海科创中心战略、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导向契合。江苏省入围机构数量持续增多,达到42家,比上年度增加2家,表现出机构数量更加增多的“高原”特点。浙江省头部机构增加1家,之江实验室成功晋级第一梯队,显示出新型研发机构实力,呈现“先锋”特点。 安徽省总量增加2家,入围机构总量达到9家,表明安徽省创新机构综合水平加快提升,呈现“加速”特点。

  从机构主体类型看,百强中高校数量仍居于主要地位,科研院所呈现上升趋势。与上年度相比,科研院所数量增加1家,达到41家,高校入围59家,比上年度减少1家。居于第一梯级的25家机构中,高等院校为17家,比上年增加1家。科研机构中,中国科学院系统所属单位表现仍然亮眼,共有14家机构入选,与上年持平。从三年变化来看,高校数量有所减少,但第一梯级数量有所上升;科研院所数量有所上升,主要表现在第四梯级数量增多。

  从产业支撑表现看,百强机构对战略新兴产业支撑力度显著增强。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占比最大。百强机构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专利产出总量比上年度报告期增长14%。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领域的发明总量规模最大,占比分别为19%、16%、16%。上海入围机构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居于首位。(完)

【编辑:钱姣姣】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长八改运载火箭通用氢氧末级完成全系统试车 - (新春走基层)“手艺中国年—年味节”杭州启幕 板凳龙等非遗亮相

长八改运载火箭通用氢氧末级完成全系统试车

发布时间:2024-08-07 10:22:13 来源: sp20240807

  【科教文卫】长八改运载火箭通用氢氧末级完成全系统试车

   中新社 西安3月4日电(记者 张一辰)记者4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该院101所圆满完成长征八号改进型运载火箭二子级暨通用氢氧末级24小时停放及二次点火试车。此次试车,对提升中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负责试车的101所副总工程师陈春富表示,本次动力系统试车要经历正常任务剖面点火、加注/泄出、停放24小时点火过程,模拟发射场推迟发射两种故障模式,验证处置方案的正确性,实现对长征八号改进型运载火箭二子级箭上、地面各系统的全面考核,为后续型号首飞提供保障。

  运载火箭级的推进系统试验,是火箭飞行试验前进行的最接近飞行状态的地面综合性试验,通常也是飞行试验前规模最大的地面试验。除了根据地面试车台安装和测量要求,对火箭的技术状态做必要的改变外,一般与飞行试验产品状态一致。

  谈及此次试车,首次担任动力系统试车指挥员的张伟说:“共底贮箱24小时停放风险控制难度大,二次点火对几十个系统的技术状态管理、风险分析与控制、各类参试设备可靠运行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我们进行了局部适应性改造和补充,突破大流量介质安全泄回等多项关键技术,解决减压器、电磁阀、低温阀门长时间开关工作等诸多问题,大量采取冗余热备等技术措施有效提升试验系统的可靠性。”

  据了解,此次试车任务中,为抢抓试车节点,试验团队采取“两班倒”工作模式,连续加班加点,完成全部的管路对接安装任务,编写出详细的操作规程,并制定出清晰可行的风险防控预案。(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