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青少年读懂四大名著

发布时间:2024-09-28 17:29:50 来源: sp20240928

  最近,以《西游记》为灵感源头的首部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在网上持续“刷屏”。该游戏的爆火,也引发大众对《西游记》等四大名著的关注。作家出版社近期面向青少年读者推出的“一看就明白的四大名著”系列,以轻松亲切的口吻教会小读者名著读法,是一套好看又好玩的书。该系列包括《一看就明白的〈三国演义〉》《一看就明白的〈水浒传〉》《一看就明白的〈西游记〉》《一看就明白的〈红楼梦〉》4册,作者为元明清文学研究专家、红学家梁归智。

  打开《一看就明白的〈三国演义〉》,第一讲、第二讲探讨作品的人物塑造问题。他说赵云,那是既长得帅,又在书中“出镜率”第一。他说马超,则主要在“身长八尺,体貌雄异”处做文章,因为马超有羌族血统,野性美十足。于是,“曹操见到马超‘暗暗称奇’,刘备见到则叹为‘锦马超’。”遥想马超当年,“手执长枪,坐骑骏马,从阵中飞出”,是何等的气吞万里如虎!武功高强,再加外貌英俊,怎能不叫人痴迷?

  由此生发开去,梁归智便告诉了我们“看”的秘密。比如,看《西游记》,可着重看“孙悟空的本领大小之谜”,其中包含着青春反叛之美;看《水浒传》,可重点看“燕青的‘浪子风流’”,其中又蕴含着此小说的第二价值导向。可以说,这些方面,既是梁归智读小说的基本视角,也是提醒读者看小说的主要入口。

  “看什么”梁归智讲得很清楚,至于“怎么看”,他也是有独家秘籍的,这就是他的“探佚学”或“探佚法”。所谓探佚,是因《红楼梦》而形成的一门学问。众所周知,如今见到的《红楼梦》,出自曹雪芹之手的只有前八十回,后面的部分因种种原因遗失不见了,于是有了高鹗的后四十回续书。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两个问题:一是高续是否符合曹著原来构思?二是曹著八十回之后的本来面目是何模样?故事情节如何发展?人物命运怎样演变?由于曹著前八十回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而这种技术又具体体现在梁归智概括的谐音法、谶语法、影射法、引文法、化用典故法中,因此,探究后三十回的故事情节走向、人物命运演变,进而指出高续后四十回的种种问题所在,就成了探佚学的主要任务。

  以《一看就明白的〈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结局之谜”为例,略作说明。梁归智说,后四十回续书中,林黛玉的故事轮廓可概括为:“风声鹤唳绝食求死;偷听私语起死回生;调包计泄含恨而亡。”但通过探佚发现,林黛玉在佚稿中的结局实际上是“贾母死去失掉靠山;流言蜚语遭受污蔑;担心宝玉还泪而逝”。也就是说,“曹雪芹笔下林黛玉的结局,是因为爱而献身;续书中林黛玉的结局,是因为恨而逝去。这才是探佚要真正关注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小说的精神境界、价值导向。”窥一斑而知全豹。纵观这本《一看就明白的〈红楼梦〉》,其中的“两种《红楼梦》之谜”“贾宝玉结局之谜”“十二钗结局之谜”等内容,梁归智就是依据探佚之法,大体还原了曹氏红楼梦的故事原貌。

  这套书可谓“大家小书”,所谓“小”,既是指内容不多,也指开本之小。该系列采用48开本,装帧设计新颖,排版舒展大方,甚至让人有读小人书的感觉。尽管书中没有插图,但深入浅出的“论笔”写法和讲述风格,还是能让人惊喜不已,获益良多。

(责编:李昉、郝孟佳)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志愿者为星星的孩子捏出小世界 - 世卫组织:全球近三分之一成年人缺乏身体活动

志愿者为星星的孩子捏出小世界

发布时间:2024-09-28 17:29:51 来源: sp20240928

  本报讯(记者 赵婷婷)昨天,第二季“点亮蓝灯 与星同行”关爱自闭症儿童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在昌平区回龙观东大街昌发展科教中心举行。80余名志愿者、小小志愿者走进星希望学校,一起用手指捏出心中的世界,用画布展现春天的盎然生机。

  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儿童,他们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像星星一样,闪烁在自己孤独的世界里。近年来,这些自闭症儿童群体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关爱。活动开始前,资本控股1+1公益社充分了解了自闭症患儿的康复需求,与星希望学校和专业机构合作设计了“绘星一笑”主题儿童泥塑活动和“尽染星空”主题儿童植物拓染活动。课堂上,25对由志愿者、小小志愿者及“星星”组成的特殊“一对一”对子,一起参加手工活动。

  在泥塑活动中,志愿者带领孩子们通过对超轻黏土揉、搓、捏、黏合等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让孩子们在享受制作乐趣的同时,增加团结友爱的协作理念。在“尽染星空”主题儿童植物拓染活动环节,通过拓印保留花草隐约的痕迹,孩子们了解了植物拓染绿色环保的理念,也锻炼了动手能力。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每位同学都在课上制作完成了一个泥塑作品和一个属于自己的拓染帆布手提袋。

  为帮助志愿者了解“星星的孩子”,进一步提升专业化志愿服务能力,课程开始前,公益社还请星希望学校专业老师为志愿者举办了一场讲座培训,为大家介绍关于自闭症儿童的特点、表现、社会现状、志愿服务中的注意事项和陪护要求,力求给“星星的孩子”提供一片安全专业的康复空间。

  为进一步建立常态化关爱自闭症机制,公益社积极探索丰富的公益活动模式,举办“蓝灯使者”常态化行动启动仪式,打通常态、长久志愿服务通道,凝聚集团系统更多志愿公益力量,积极构建孤独症儿童与外界联系的社会载体和服务体系,共同营造包容、接纳孤独症儿童的良好舆论环境,唤起更多人对孤独症儿童的关爱,为孤独症儿童的心灵带去更多阳光和温情,树立起“有爱心、负责任”的国能公益形象。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编辑:房家梁】